第五百六十五节 鳌拜怎么逃的-《铁血铸新明》
            
            
            
                
    第(1/3)页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阎应元闻言心里一愣,同时一股暖流从心底遍布全身。
    何为士为知己者死?
    大抵是指如此。
    他自问文不如王夫之、顾炎武等人,武不及天雄军厮杀多年的大多数军汉,至于说比交情,更是无法和张云、余佑汉等人相较。
    可自从在德州府偶然相逢,秦督便不余遗力对他栽培和重用。
    时至今日,更是稳坐总督府侍从室二司司长兼参谋部长一职,职位比许多老人都高。
    这份信重用和信任,让他心里沉甸甸的。
    不仅如此,更加神奇的是,秦浩明帮他从江阴找来的陈明遇和冯厚敦两位助手,和自己配合得无比默契。
    三人仿佛多年的好友,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事作风,竟然基本相同。
    这无疑让如鱼得水,手里的事务和效率提高不说,重要的还是心情愉悦,没有一般府衙的勾心斗角,实属难得。
    “元亨感谢秦督厚爱。目前定南军初成,上下一心,真是可喜可贺。”一念及此,阎应元俯身沉声说道。
    秦浩明这一次没有立马出声,而是思索了一阵子,眼看城门和土丘在望的时候,他才转头严肃的道:
    “元亨,其实创业之初,一个团体大抵都有这样的过程和经历,上下一心,荣辱与共。
    大家都能够与属下同甘共苦,属下亦能将国事当成自己的家事一般去经营。
    待时间日久,就开始争权夺利,部下只想为了自己的家族求利,上下开始猜忌,不和的种子就此埋下。
    待承平日久,帝国老大,就是眼下大明的情形了。”
    他这么说并非对阎应元有什么想法,而是希望他能重视监察监督这一块事务。
    毕竟,不管是陈明遇和程度,内情司都是在他的领导下。
    作为历史上不逊于任何名将的他,可惜因为建奴的缘故,没有得到应有的公正和名声。
    这是所有汉人的耻辱,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悲哀。
    自己的祖先为后人流干鲜血,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香火,这是有问题的。
    如今,秦浩明既然穿越到大明,自然要改变这种状况。
    阎应元先是一征,接着大感敬服说道:“所以秦督您的结论呢?”
    “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一个能凝聚人心的目标。大家能共富贵的制度,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有所保障的社会稳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