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精练士卒四-《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第(2/3)页
刘俊义认为一定要在自己的队伍中推广起军衔制来,和刘龙商议了一下,刘龙对这个理念接受的相当快,立刻建议,以甲胄制式区分:班级干部基本与普通士兵同,穿扎甲;排级干部就可以着掩心甲毕竟资源有限,不可能做到普通士兵人人都穿上铁甲,戴头盔;连级以上的,才能配备肩甲,全身披挂。刘俊义觉得还是太笼统,并且只适用于步兵,如以后准备建制的铁甲连环的重骑兵部队就很难按照这样的方式区分军衔。
仔细思量了一番后,最终决定,在护腕上做文章,护腕为每个为军者必戴,区别就在于身份高的戴的是腕甲,还可保护手腕;普通的士兵所戴多为革制,甚至布质,主要为了敛拢衣袖,刘俊义参照了那世解放军的军衔样式,采取士官横杠,尉官校官竖杠加星的做法,鉴于汉代之时对五角星的概念还甚为模糊,刘俊义寻思以虎形铜扣代替,倒与虓虎营的称谓相得益彰。
由此,刘俊义又想到部队的铠甲兵刃的打造,医疗后勤保障制度的建立,甚至情报系统的发展,所需筹备之事极多,这次行商积聚的钱财粮秣都将派上大用场。
至于练兵,刘俊义走之前吩咐设立的绳网、独木桥、木墙等,四位师傅都已做好,安置在校场东侧,刘俊义准备在那些最基本的军训科目完成后,就要开始军事技能的培养了。
当然,看这些步卒的体格,想来大部分最终达到合格的军事技能不成问题,关键是他们的思想,不仅要有为国为民,忠义自持的操守,也要有自身的军人荣誉感,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即便是面临绝境,也能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在辛苦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只让他们刻苦训练,身体总是像绷紧的弦一样,这样迟早会出事。那世喜欢足球的刘俊义清楚记得,小时候看96年亚洲杯,中国队败的极惨,据说那就是每天一万米,把球员练僵的结果,殷鉴不远那。作者:“从183年到1996年,还殷鉴不远啊?”刘俊义:“厄……”
每天晚上晚饭后,先由各班为单位大家开会,有什么想法尽管会上讨论,有建议有意见,由上级主官做决定,解决不了的,也可逐级上报,充分发扬民主。而后,开始识文断字的学习时间,这方面主要交给刘俊义。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教这些步卒识文断字也非常重要,除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主要的,还能由此观察众人的学习和吸收能力,这方面能力强的,再综合军事训练时的表现,还可以选拔出来一批出色的人才,组成一支特种小分队。
一琢磨起这些后续工作,刘俊义就觉得极为繁杂,万事开头难,一件一件来吧。
天色将晚的时候,刘家的私兵也赶来集结,约有二百余人,内中大多数都参与了此次远行走商之途,吴俊、李昆、张俊、朱江、张灿、小龙都在其中。
刘家本就待私兵甚厚,迎风峡血战后,伤亡的私兵都得到了刘家高家的厚恤,别的私兵看在眼里,更是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