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特种训练营-《傲唐》
第(2/3)页
杨晞也见识到了高适的才能。这位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不只诗写的好,其处事能力更是出类拔萃。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杨晞基本不要太操心军队的杂事,包括军需物资的调配、训练的安排、训练成绩的统计汇总、奖惩措施的制度等等高适都会非常周密地做好,让杨晞很是敬佩。
历史上高适在诗赋方面的名声不及李白、杜甫,但在官运上却比这两位诗仙、诗圣畅运许多,其官职上的高度是李、杜两人没办法企及的,这肯定与其处事能力有关。
这是个可以成大事的人,杨晞很庆幸自己能推荐他当行军司马,替自己解决了许多难题。
训练的事务及军队管理中大部的杂事都有人主管了,杨晞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除了折腾望远镜等一些这时代没有的军需用品外,也开始了选拔及训练特种小分队。制作望远镜等物并不需要太多精力,只是比较烦,杨晞大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选拔及随后的训练中去。
潼关十万镇军中,百战的老兵不少,参加过多次战事并得以幸存的军士身体素质都不错。当然要进特种小分队训练营,严格的考核是免不了的。
考核是由杨晞亲自主持的,项目有引体向上、俯卧撑、负重跑、平衡能力测试、长跑耐力测试等特种兵选拔最基本的测试项目。还有就是表演一下自己最拿手的绝活,武功技巧都可以。杨晞希望进特训队的都是军中能力最好者,训练结束能留在特别分队里面的,都是很出色的人物。
他训练的目的有公有私,对外他是宣布要训练出一队特别精锐的人马出来,以备特殊时候派上用场;而私的方面他是想在训练出单兵及整体作战能力非常出色的特战小队出来后,将这支人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自己的一些利益服务。
有这样一支人马掌握在手中,很可能可以在关键时候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特训队的选拔以自愿报名为原则,总共进行了三天。通过全部考核项目,最终被录用的人员刚好是八百名,其中有普通军士,还有一些中下级军官,年龄全部在二十五岁以下。
选拔结束后,所有被选中的兵士在潼关城外一个杨晞亲自选定的训练营内训练。
训练第一天,八百名军士列队集中,按高矮排成数十列,一身轻薄束甲的杨晞开始训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