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楚国女性流民,找不到工作,又无法嫁人,后路只有一条。 毛雪不希望她们走那条路,现在女性地位一年比一年高,只要她们找到谋生之法,就能知道巴蜀有多好! 纺织局没有制作成衣的业务,大部分庶民都是自己买布回去,自己做衣服。 毛雪想向这方面进军,许多鱼当然支持。 许多鱼:“你可去找商会。” 毛雪秒懂,商会平日里都会做些架桥修路的慈善活动,救济灾民一事,怎么能少得了他们? 当然,按照商会的行事风格,肯定不会大批投钱,抢女君的名声。 毛雪可以同他们谈棉布衣的买卖啊!商会里那么多的工作人员,一人买一套舒适透气的棉布衣,这订单够吃了! 楚棉质量比不上秦棉,但架不住毛雪收购的成本低啊!这事能成! 毛雪的思路完全打开,巴蜀郡还有十几万戍卫,这都是潜在客户! 毛雪一想到这里,心里头就火热火热的,拉着刘季急匆匆地跑去码头。 当运送楚国流民的江船由一艘变成五艘,流民中开始出现以宗族或者村落为单位的集体流民。 这就是接收流民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能坚持到这个时候,能整个家族或者村落一起逃到秦国,说明这些人是有本事在身上的,有可能以前是楚国的小地主,甚至是底层官吏。 真正穷苦的人,早在最开始,就会挺不住了。 若换成其他诸侯国,早就对流民避之不及,极有可能会驱赶他们。 但对秦国而言,这种事情太常见了,从上到下都有极丰富的管理经验。 秦国一开始的地盘和人口都很少,用“客卿”制度吸引各国高级人才,用“耕战”吸引流民。 对于秦国而言,流民多多益善。 许多鱼把处理流民宗族一事交给了刘煓。 刘煓兴奋不已,立下军令状:“我绝不会让流民生乱,否则提头来见!” 许多鱼对刘煓很放心,当年他什么都没有,就能一人带着一群流民逃到廉颇封地,后来他留在赵国,上到大夫贵族,中到士人,下到三教九流,他都能打好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