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斯也反对:“百越之地,中原人去那里恐不适应。举家迁徙,翻山越岭,伤民甚巨!” 蒙武:“定安侯的意思是以增兵的方式南下,一可维护南海稳定,二可加快南海融入中原。” 李斯冷笑:“定安侯还说,要对女子适当放宽,让数十万将士在南海成家,客死异乡呢。” 蒙武不敢再替定安侯说话了,落叶归根,这是所有人的坚持。 蒙恬反问李斯:“楚国占有南海百年,可得到南海的助力?您可有其他治理南海的高见?” 这次轮到李斯哑口无言了。 迁徙人口这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有的是为了戍边,有的是为了加快某个地区的开发。 定安侯提出这个事,之所以遇到阻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的人口太少了!哪哪都需要人。 秦王政的视线停在文书上,许多鱼也知道此事难办,故而一反常态,在文书中说了很多。 “迁成军南下,南海将永固于华夏!中原七国,习俗接近,文化商贸往来极密,数百年前本为一家,如今天下初定,大王只需肃清余孽,善待七国民众,中原七国自成一家。” “然,南海之地,风俗同中原迥异,他们倾慕中原文化,畏惧中原武力。若如楚国一般,南海将毫无变化,如同国中国。唯有用武力镇之,用骨血融合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永固于华夏!” “臣知民力短缺,但事有轻重缓急。中原人口骤减,皆因天灾战乱的缘故,只要大王休养生息,减少税赋,则人口无忧。” “巴蜀郡农家子和工坊合作,研制出高效的务农器械,经今年春耕使用,效果颇好,效率翻了两倍!只要将器械推广至全国,则耕种无忧!” 秦王政思索良久后,一锤定音:“就按照定安侯说的办!” “喏!” 于此同时,《巴蜀报》也在舆论上进行配合,首先是歌颂定安侯平定百越,然后介绍百越的风俗习惯,紧接着再采访征战的秦卒。 《南海竟是一座宝库?海产丰富,果品上百种!》 《农家子惊人发现,南海种稻,一年三熟!》 《驻南海秦卒不愿归家,全因南海有一神奇果品!》(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