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三个龙傲天-《龙傲天都爱我[快穿]》
            
            
            
                
    第(3/3)页
    越州十来岁的一代孩子们,不论男女,至少都已经能认得常见的字,会算千以内的数算了。再过几年,他们就是越州最中坚的力量。
    那些成人扫盲学堂,也是不禁男女的。一开始是成年男性去得多,几年以后,大家都知道了识字的好处,又觉得花销也没有太高,有空闲的,家里的女人也会去学一段时间。
    既然识字,又会算术,一些普通人家的妇人,也能去商铺里做工了。
    能从外头拿钱回家,在家里自然就有了分量。
    越州最新的诏令颁发下来,响应最积极的,也是这些寻常人家的妇人。
    大概是陪着越州一起从无到有,小殿下也是她们看着长大的,越州的百姓们,对官府十分尊敬,却没有其他地方那样畏惧。
    当日,负责新政策的衙门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人,请问该如何报名呢?”
    “大人,我算术特别好,学堂里的夫子夸过我好多次呢!”
    “大人,我家有祖传的刺绣手艺,可能算作一技之长吗?”
    “做饭好吃算本事吗?”
    大多数百姓们,都是报的才能,衙门会派遣专业的官员前来考核。
    若是过了,城中许多官办的工厂和生意,都是缺人的。
    至于官吏那边,第一日却没人报名——官民官民,普通的老百姓,对“官”这个身份,总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宋朝玉收到消息,倒也没意外。
    倒是这一批人里头,确实有不少不错的人才。
    一个厨艺特别好的厨娘,经过考核,进了越州城最大的官办酒楼,成了正式厨师。
    这可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所有
    越州官府直接管辖的产业,
    想进去做工也不容易,
    除了需要才能达到要求,还要查家世是否清白,本人也不能有官府记载的犯事记录。
    但进去了,待遇也是极好的。官办的产业,工钱会比外头略高,除此之外,逢年过节,会有不菲的节礼。若是生了病,还能拿条子去官办的医馆济世堂免费看病。
    即便越州百姓如今日子好过了,可病也不是寻常人家生得起的。光是能免费看病这一点,不知道多少人挤着想进去。
    除了这位厨师,第一日报名的,还有好几个通过了考核,被安排到了其他地方工作。
    但很快,没人注意到她们了。
    因为第二日,官府告示,有一个叫妇人,直接被安排进了府衙!
    付三娘原本只是想试试,她打小脑子就灵活,今年进了扫盲学堂,算术比其他同窗都学得快。连先生都夸过好几次。
    她这次报名,是想着能不能进个铺子当账房的。
    结果考核她的那位大人看完她的答卷之后,让她等着,转头重新拿了一张卷子给她。上头的内容难的许多,要计算的数字也大了许多。
    付三娘花了比之前多一倍的时间做出来,心中有些不安,回去家人问起,都没了先前的把握。
    谁知,第二日,就是穿着暗红色公服的差役上门来,带着知府大人的命令,询问她是否愿意为越州王殿下效命。
    不是账房,是“吏”。
    付三娘颤着手,在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日,付萝换上了一身靛蓝色的官服,前往衙门当差,成为了越州府衙一名负责对外采买的小吏。
    竟真的有女人进了官衙!
    原本还在观望的世家大族们坐不住了。
    他们先是求见越州王,试图说明这种事实在荒唐,不合规矩。
    这群人,姿态礼貌一点的,客客气气喝了一肚子茶水回来了,人都没见着。
    脾气暴躁说话不好听的,被同样暴躁的王府侍卫们扔了出来。
    于是,大家明白了越州王的态度:此事,定下了。
    大丈夫当能屈能伸。实在是,不想屈也得屈——他们可忘不了,昔日,殿下和宋先生刚到越州,手无寸铁,都能让当时的白遗族和城中一半世家尽数覆灭。
    直到现在十多年了,白遗族还有一部分人在服劳役呢。
    即便殿下和宋先生待百姓温和,他们也不敢真将猛兽当做没有脾气的病猫。
    何况现在的越州,权力全被殿下掌控在手里,越州王要做的事,谁能阻拦?
    既然不能阻止,那就只能加入了。
    那些家族里自小读书识字的姑娘们,只要自己愿意的,都被家族送来参加官吏考核了。
    韩知府原本都没将这个新命令当回事,直到下属将最新的选拔名册和她们的答卷交上来,他才发现——
    诶!原本我们越州,还有这么多人才啊!
    韩知府这一生大落大起,先是经历了被白遗族折磨的十几年,又遇到了宋先生和越州王这样完全符合他心意,也能实现他抱负的“明主”,可以说见识和心态,都不是寻常官员能比的。
    毕竟他是主君是要干大事的人,干大事的人,看待事情的眼光,必然和那些庸人不一样。
    看到这份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名册,韩知府想到的并不是“这些女人也要来进官场,来分男人们的权力”。
    而是,真好,手底下又能多一群办事的。
    而且他想得更多:这名册上面,基本都是各家未婚的姑娘们。
    姑娘们虽然读了很多书,才华不俗,但年纪小,没经历过多少事。即便如此,她们尚能有如此才干和见识,那这些家族的当家主母们呢?
    最好通通都招过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