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3章 秦国女帝登基!-《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第(1/3)页

    案台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让江策有些头疼。

    大明正式建国没几天,百废待兴,不论大小城池的大小事务,都需要经过他手处理。

    虽说有内阁辅助自己处理政事,但人力有限,他们也是连轴转,压力不比江策小。

    而且自诩饱读诗书的文官上奏,开篇总是洋洋洒洒的拍他马屁,真正的重点却挤在奏章末尾那几行字,气的他够呛。

    “这些家伙!”

    江策揉了揉眉心,深感有心无力。

    以他敏锐的心思,不难发现,从沿海等城池送来的奏章,很少有平民闹事的消息。

    而内陆一些较为传统、民智未开的地方,则有许多平民不服从大明官员的治理,频频生乱。

    归根结底,都是因百姓们对大明如今的国力并不自信。

    他们始终认为大明不如大乾。

    即便大明一系列的惠民国策颁发,取消了户籍限制、暂时免了大部分徭役赋税之后,不少刁民仍然不领情。

    “张居正,大明子民对国家的不信任,又不能以军队镇压,此事扰的朕寝食难安,你认为朕该如何做,才能让他们信任朕?”

    江策微微皱眉,多日不分昼夜地处理政事,让他有些疲惫。

    “陛下,不妨在金陵建造一座立国大殿?”

    “大殿可建在太极殿旁,殿内记载建国始末、经历过的大小战役,以及未来会颁布的大明国策。”

    “若是可以,陛下也可将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文臣武将,塑像搬到殿内,并每天限定人数,向平民开放。”

    江策听着,双眼逐渐发亮。

    “单一个建国大殿,不足以宣扬大明国威。”

    “朕还要邀请各国使团到来,参观立国大殿,并将建国大殿设为外交场所,以后与其他国家使臣商议国事,都在殿内进行!”

    江策沉声道。

    立国大殿的意义和作用都十分重要。

    一来,主动向民众开放,让他们亲眼看到大明建国的不易,以及崛起之路,这是增强民族自豪,民众看到大明从无到有的艰辛,自然会自发认同,为其感到骄傲!

    二来,往后大明已经颁布,或是将要颁布的国策都在殿内展示,直接给了平民百姓通过对国策的熟悉,提前准备相关事务,也能够凝聚民心。

    只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广开民智的基础上。

    目前,江策已差张居正制定与平民教育的相关政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