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千万等着-《盛唐小炒》
第(2/3)页
“这怎么好,大娘子和二小娘子都是特别交代过,只要是小娘子你过来,都要进去特别通报的。”
“不了不了,我这不是没什么事情嘛,劳烦叔叔递一递东西就好了的。”
“好吧好吧。”
门房大叔看上去十分的惋惜。
他接过了白锦儿递来的盒子,郑重地收到了怀中,对着少女粲然一笑,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你放心白小娘子,我肯定把东西送进去,”
“麻烦了,”
“那我就告辞了。”
“好嘞好嘞,那白小娘子你慢走啊——”
即使已经走出去好一段距离,白锦儿却还是能感觉到身后殷切地投来的送行的目光。
少女的肩膀抖了抖。
看来太热情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白锦儿默默地思考。
还有最后一盒在白锦儿的手中,她低头看了看,从她的表情上,并不能看出来她此时在想什么。
半晌,只看到她抿了抿嘴。
居正坊似乎比较受读书人们的偏好,虽也是靠近上区的坊,却甚少朱门大院。每每白锦儿进来,总是能看见高高的,从院子里探出头来的竹。
她其实已经有些日子没来过陶家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靠近那个地方,少女的心跳有些微微的加快。
看清那个横躺在大开的院门口的人时,白锦儿有些吃惊地眨了眨眼睛。
那应该不是门房坐的椅子,毕竟白锦儿想,不会有哪家的门房有这样大的胆子。
陶隐竹躺在长长的躺椅上,
那椅子的模样和白老头最喜欢坐的那个差不多,只是明显用的竹子要好上许多,也那么老旧,
手扶的地方还没有摩挲的那么光亮。
陶家父子的模样十分相像,白锦儿丝毫不怀疑,陶阳到了他阿爷的这个年岁之后,一定是和他一模一样的。
父子俩最不同的地方,约莫就是气质了吧。
陶隐竹明明是年长的那一个,有时候却有着孩童一般的顽闹气。或许便是历史课本语文课本里面所说的那种魏晋狂放之气,
白锦儿私自在内心里如此揣度。
陶隐竹的幞头揭去,长发用发带随意地束起成好像马尾似的形状,在背后散开。
明明也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此时却好像一个喝醉了的流浪汉——他怀里还抱着个酒壶,闭着眼睛堂而皇之的睡在大街之上。
完全不在意旁人投来的奇怪和探究目光。
白锦儿所见,也不由得在心中惊叹。
可是,
自己这样去打扰他真的好吗?
想到这里,白锦儿的脚步都轻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