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天水村-《唐纪》


    第(2/3)页

    站在山头上,仰望已经发出淡淡星光的夜空,李子圣心中也是感叹,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尽管写诗歌对于一个理工男而言有些勉强,但是脑袋中,因为自己当年喜欢小资情调,经常参加各种文学会,文化讲坛,还有自己爱好国学兴趣所致,可以说有着极多的存货。

    足以让自己在这诗书盛唐走的游刃有余了。

    既然自己来到这陌生的大唐,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自己也不能整日的望洋兴叹,既然如此,那就要在这李唐王朝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壮壮,壮壮,吃饭了。”

    招呼李子圣的是大伯家的堂姐,跟在堂姐后面的自己的堂兄,比自己大了两岁,已到入学年纪,斜挎着布包,样子似在私塾中刚刚下学,跟着堂姐顺路叫自己回家。

    堂姐今年已到及笄之年,已经出落的有些美人坯子的样子。在这封建社会中,及笄年纪已然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自己的大伯母也是每日为这件事情忙里忙外,操碎了心。

    “哎,大姐。”

    李子圣迈开小短腿,从小山上狂奔而下。

    姐弟三人在田间小路上赶回家中,一路上,李子圣左右打量,十月份的天气,夜来得早,各个家中已然掌起灯火。

    此时正值盛唐开元年间,可以说是物阜民丰,国力强盛,讲究的是藏富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的积蓄,住的房屋自然也不是多么简陋,几乎每家都是这土木结构的大院,篱笆墙围。一路走来只有三三两两个茅草屋,还是用来储存余粮的,尤其是天水村背靠黄河,地产更是丰富。几乎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永业田,上交了税款后,仍有不少的余粮。

    李家也是如此,李家在天水村也算是上等家门了,上有祖父祖母,家中人丁兴旺,自己的父亲是家中最小的,上面还有三个伯伯,一个姑姑,而自己这一辈却是只有寥寥三个男丁,大伯三伯家的堂兄,还有自己,女眷都是所添不少,封建小农制度下,男丁在家中可以说是倍受疼爱。

    尽管李家算是富庶,家中香火旺盛,却也耐不住人多,收支开销还是不少的,所以将家里面耕地作物收完以后,去往县里杨家地主做佃户,多赚取些银两。而今天正好是父亲连同几位伯伯回家的日子,所以家里面的女眷也是忙里忙外,请了村老,举行家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