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拜师-《唐纪》


    第(1/3)页

    家里的长辈也是紧张的看着李子圣,知道村老此时是存心考教。

    但李子圣此时也是知道尺度的,自己现在终究还是一个七岁的小娃娃,若是太过于骇人听闻,必定是会直接引起了这猜疑,并且最主要的就是自己还没有束修,可以说是胸无点墨,说出来的话也应当尽量白话。不过若是太过于白话,反而在村老的眼中留下不美的印象。

    “万姓沐其恩遇,利物其心,百族兹其长养,随威而应,有叩而灵。其中这万姓百族乃是天下芸芸众生的拳拳之心,这是大我,而到了这后面利物其心有叩而灵,又回归到了尊神之上,乃是小我,小我以及大我随意转换,村老的学识考究令晚生后进佩服。”

    “想不到你一个七岁娃娃,竟然懂得拳拳之心,大我小我之意,你来告诉我,是谁告诉你这些的?”程村老听见了回答以后,眉头微皱。这些话若是一个进入私塾的学生说来倒也正常,但是一个连束修都没有七岁娃娃说出来,就有些不同凡响了。

    第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娃娃天资绝顶,但若是如此,理应自小便是这样,李子圣若是这般,即便才七岁年华,那必定早就已经声名远播了,但是现在即便是与自己在同一个村子,都没有听过,所以这种情形应该可以排除。

    而这第二种就是家中大人授意,想要引起自己注意。按照程村老的猜测,这第二种到是十分可能的事情。不过看着李家众人神色,又不像是事先有过商榷,所以此时村老才没有直接发作,想要继续试探一下。

    “回村老,后进是跟堂兄堂姐学的基本识字之法。然后经常听村里讲书说故事。”李子圣话说一半,不过多解释。

    一方面解释自己知道这些事情的来源,另一方面点了一点自己可以举一反三。

    开元盛世,文气学风极为浓厚,所以朝廷也特地设下了一个私职,就是村中讲书,一般都是年轻的时候走过南闯过北并且还有些学识的人担任,尽管每个月两钱,却也是一个美差,无风无雨,很多老人也是愿意承担这个职位。

    而天水村的讲书,就是一个七旬老汉,有些许的学识,年轻时担任马车夫,游历经验颇为丰富。李子圣为了尽早的了解这地界,也是每场讲书必定到场,而在村老看来,这一点到也正常,毕竟小娃娃爱听故事。

    听见了这话以后,村老也是点了点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