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名家传人-《唐纪》


    第(2/3)页

    “好,林先生,你将于突厥使团文比详细情形跟李子圣交代一下,本将到想看看,这李子圣究竟是不是如同张都督所说那般神通广大。”

    邓将军丝毫不提刚刚李子圣所说的自身优势以及短板,只是说了张都督所言。

    “是,将军。”

    “此回比试,十分简单,但却又极难。突厥使团出动十人,大唐出十人,两方队伍之中,两两为一队,进行比试。比试双方有一个特别规定,分别是文武一组。即文人与武人组成一队,双方互相比试。”

    “文人,武人相互一组的话,那岂不就是说双方在互补的同时,还会互相添乱么。”李子圣说到。

    “不错,文人加上武人分别进行文比以及武比,所以这就相当于在武比时,双方互相保护文人,而在文比之时,双方文人则填补武人所造成的空缺。说是互补,其实更是互相拖累。”

    林先生解释到。

    “在文比之中,文人比试采用的乃是我朝科举方式,明经一帖以及诗词一道,两轮比试,而在武比之中,采用的乃是前周朝所用武科考试的方式,首先是拳脚比拼,在其次乃是沙场兵阵、兵法演练的考教,这在武人之中或许是擅长,但若是让文人比试,就会有所欠缺了。”

    “而此回突厥使团的交流,乃是我大唐大事,也是我关内道大事,更是我灵州大事,我灵州得圣上天颜,作为突厥交流的地点。所以此回我灵州必定要拿下此役,展现出来我大唐之风姿。”

    尽管林先生说的极为热血,但是李子圣并非是鲁莽之人,其中风险之处被林先生给轻描淡写的越过去了,所以此时若是一般听了,尽管知道了其中的弊端,但却也会充满信心。

    尽管在大唐之中百家之说较为淡薄,但是李子圣此时极为确定,眼前的林先生必定乃是一个名家之人,三言两语之间,直接点名弊端的同时还消除了对方心中对于此弊端的忧虑,信心十足,如此果然是一个极为优异的谈判家。

    “林先生谈论交涉一道果然厉害,有机会定然要多与林先生多多交流。”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但若是听者有意,听者就会震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