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章 欺人者自欺-《出鞘》
第(2/3)页
想起那位不夜山山主,常思思会心一笑,只因隋玉成有一点与他常思思不谋而合。
便是“杀一人以利天下”这点。
不夜山山主隋玉成,为扶正一座扶摇天下的人心,使得人人风雨同舟,不惜牺牲一座风雷城,见死不救。
而这位燕国粉衣候,为打入妖荒天下内部,得到妖祖与其余几名大妖信任,不惜在二十一位大修士围杀之局中,亲手砍下琴剑双绝蔡芷的人头,以此表明“忠心”。
然而更为可怕的是,常思思的心思,对扶摇天下也未曾表露半句。
正是因为如此,常思思才可以瞒过天下人,才可以瞒过妖祖,瞒过其余大妖。
并且他在此之前,以逆天手段封锁了自己一部分记忆,使得连他常思思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的叛变,归降于妖族,或者说是回归到妖荒天下这个“大家庭”去了。
瞒天瞒地,瞒过自己。
欺人者自欺,而自欺者,最是高明。
而唯一一个解除那段记忆的方式,便是斩杀琴剑双绝蔡芷。
神人常思思,万事皆在掌握,从一步远游妖荒天下时,便推衍到往后数百步棋,时机一到,便自行落子。
此种选择,稍有不慎,就会在一步落错子时,或被扶摇天下十境大修士斩杀,或被妖荒天下的妖祖、大妖看出心思,联手围杀。对常思思的心性和修为,都是莫大的考验。
好在这位侯爷,经受住了考验,既未在那场围杀之局中,死于任何一位扶摇大修士剑下,亦未被妖祖窥探出那缕被封锁的心神记忆。
眼下妖祖要么在天外,要么被拘押在光阴流水旁,无论如何都回不来了。
而自始至终推波助澜,打入妖荒天下内部的常思思,可以放手杀妖了。
扶摇天下,即将迎来反攻。
————
光阴河畔。
青衫剑仙手握仙剑承影,接连朝天上递出数道剑气。
一身剑骨剑意锋利无匹,饶是那位坐在光阴长河边钓鱼的妖族老祖见了,都不得不提起个十二分的精神,以防“万一”。
他怕就怕在那后生的光阴小天地中,万一那青衫后生自己不受光阴流水的拘束,而只有他玄清始终不能破境,那该如何是好。
妖祖试图从李子衿脸上察觉出那么一两丝“意外”,却始终无功而返。
此人心性,真是非比寻常,远不像一位弱冠之龄的剑仙,反倒是像个历尽沧桑的老叟。
“后生,贫道还未知晓你名讳?”妖祖忽然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他第一次见到青衫剑仙时便问了,只不过那时那人锋芒毕露,说了句“杀你之人”,也没自报家门。
那一袭青衫沉吟片刻后,觉得告诉这老家伙也无妨,毕竟如今的二人,都在这光阴河畔一起度过了上千个春夏秋冬。
只是不晓得,扶摇天下是否也过去了千年之久。
年轻人说道:“李子衿。”
妖祖头也不回,依然轻轻点头道:“李姓不错,名字稍差了些,配不上这个姓氏。”
李子衿瞥了那道童妖祖一眼,饶有兴致地问道:“前辈来自妖荒天下,怎么,还对扶摇天下的姓氏有所了解?”
妖祖呵呵一笑:“扶摇世俗王朝历史,宗亲谱牒,三教百家的书籍,山水神灵的通天大道,插花钓鱼,斟茶酿酒,剑术箭术剪术,拳法身法腿法掌法,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艺......贫道都有所了解。”
倒不是在唬他,玄清存活于世万年之久,的确对三教百家和扶摇历史有所涉猎。
只不过不同于隋玉成那种学什么精通什么,妖祖玄清对大多数学问,只存在一个粗通皮毛的阶段,了解个大概,并不精通。
算是,什么都略知一二,却也就仅限于“略知”和“一二” 了,更多的学问,挤也挤不出来。
不过世间唯有两句话的学问,玄清吃得死,理解得透彻,并且在那座亲手创立的玲珑天下里,日后也打算贯彻。
分别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以及,“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李子衿未曾见过自己的父母,所以对于“李”姓,相当好奇,便有些兴致听他说说。
那一袭青衫的剑仙走到光阴河水旁,坐在道童妖祖身边,笑道:“愿闻其详?”
妖祖点头道:“那就粗略讲讲。”
道童妖祖并拢双指,从心神之中,捻出一粒心神芥子,闭眼静思过后,笑着解释道:“在扶摇的历史中,李姓算得上尊贵,此姓氏曾出现过人间天子。”
李子衿翻了个白眼,“前辈真会说笑,晚辈可是知道你从仓庚州杀过来的,难道会不认识李忲贞?”
玄清哈哈大笑,接着说道:“不止一位,不止一国。”
李子衿这才认真听下去,没有打断他。
那位妖族老祖以眼角余光偷偷瞄了一眼那青衫后生,继续说道:“若贫道猜得不错,你应当是皇室血脉。”
李子衿一拍脑门,就觉得这家伙怎么转眼间就有些江湖骗子的风范了,感情你这么大一个妖祖,也走这么俗套的路子呗?
玄清见他不信,有些恼火,撇开两人各自的立场不谈,光论境界修为,天下人哪个不得敬他妖祖是位枭雄?
枭雄会骗人吗?那当然不能够。
玄清脸色认真,说道:“真的,不骗你,不信你瞧。”
他摊开手掌,掌心浮现出一道光幕,只是模模糊糊,瞧不真切,又说道:“李子衿,你自己看。”
青衫剑仙凑近些,朝光幕里看去。
是一座王宫,宫中有位娘娘,娘娘怀里,有个襁褓。
襁褓之中,是个乖巧懂事的婴孩,不哭也不闹,一双眸子,跟他好像。
后来便是有人从殿外进来,说什么十六年已至,大煊王朝兵临城下,不交皇子便屠城之类的霸道言语了。
再后来......那个婴孩被接走,送到了大煊王朝境内。
太平郡,郡守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