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为清朝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商贾之家-《大明神探1546》


    第(3/3)页

    后来雍正七年,清廷还赐给了范永斗的孙子范毓馪职太仆寺卿,用二品服,成为了进入《清史稿》的唯一商人。

    现在范家自然远没有那般发达,可若说白莲教出关建立据点,谁能第一时刻为他们提供物资货物的,张家口的范家还真是不二人选。

    再结合燕修那时对于三垣堂的概括——

    “天市垣提供财源,据说盐商巨贾、运河漕运乃至与外藩的贸易,都有参与,连蒙古草原上的商路,他们都敢做,为的就是源源不断地获取财富……”

    一切倒是串起来了。

    “黎渊社,天市垣,张家口范氏一族!”

    海玥眼中寒光收敛,思路重新回归抓捕计划:“我们暂定张家口的商范氏,就是此次黎渊社前来与白莲教碰头的成员,那为何不在张家口接头?”

    孙维贤道:“因为双方互相防备,京师里面他们都见不得光,而到了张家口,就是黎渊社的地盘了,白莲教自然不愿被动。”

    “孙佥事所言甚是!”

    海玥微微点头:“既如此,黎渊社就没有这么容易离开,白莲教出关是一笔大生意,他们接头不成,却又没有暴露,如果要走早就走了,现在依旧逗留,很可能是等待下一批白莲教徒的到来!”

    孙维贤无奈:“可让这群贼子一直待在外城也不行,我们难以抓捕啊!”

    “这或许也是内应没有写下具体地点的原因,此人担心我们贸然行动,干脆不写地点,仅仅保持书信,证明局势仍然可控,从其字迹上也能看出这份沉着冷静!”

    海玥提醒道:“别忘了,那监狱里即将凌迟处死的秦氏都不慌乱,我们信一信这两位,等上一等又有何妨?”

    众人面面相觑。

    贼人近在咫尺的关头,居然让他们继续等待?

    海玥不是征求意见,对着陶典真道:“你时刻关注着内应的消息,下一封信件传达时,要第一时间送来。”

    陶典真重重点头:“是!”

    海玥再看向孙维贤:“锦衣卫的人手不足,然弓弩器械可以调配,必要时也给朝天宫的道长们配备,接下来的交锋当毕其功于一役!”

    孙维贤深吸一口气:“好!”

    在煎熬的等待中,倏然间又三日过去。

    就在秦氏即将凌迟处死的前一天。

    内应的第五封信件送达。

    “城东四海居,商范氏。”

    海玥打开,扫视一眼,拍案而起,断然下令:“行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