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且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调教,确定对方不是伪装,是真的惧怕他这位父亲到了极致。 如此一来,这样的皇长子,即便立为太子,也没有什么威胁。 还能在辩论上彻底压倒海瑞,让其无话可说。 朱厚熜这才准备在立储问题上让步。 毕竟他觉得自己春秋鼎盛,还有大好年头可以活下去,终究不可能拖着永远不立太子。 与其将来生出什么变数,倒不如先将这个懦弱的大儿子推上位。 对此海瑞只感到深深的失望。 选太子,不以嫡长的制度作为依据,不以贤明的判断作为标准,纯粹是看有无威胁。 朱厚熜就完全没想过,自己百年之后,大明天下交托到新君手上,又当如何? “还能如何……” “如果太子能够战战兢兢地活到那个时候,要么摆烂,要么反弹呗!” 海玥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 太子阶段过得越是如履薄冰,登基后越是要报复性地索求回来。 摆烂是一种,完全不顾国家事,只在宫内发泄自己的欲望,隆庆就是典型。 这甚至算好的,最可怕的是另一种,反弹。 这类皇帝,往往好大喜功,还要处理政事,甚至想要做千古一帝。 典型例子就是杨广。 杨广如果只享受,杨坚留下的家底怎么都败不光,偏偏还要努力,发动三征高句丽的战争,这下子彻底把大隋弄垮了。 朱载基如果能继位,将来会是哪一种呢? 海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另有打算。 所以明面上,身为前翰林学士,现礼部右侍郎,对于立太子事宜操心至极,真正要册封要储君,也确实在其职权范围内。 但实际中,他心平气和地安排着政务,等待着考验之日的到来。 群臣的细微反应,通过暗卫的细致观察,清晰地传入朱厚熜的耳中。 有些不能传。 这个可以传。 “明威始终是对朕一心的……” 朱厚熜十分满意。 是不是太关注弟弟,忽视了哥哥? 话说相比起一心当谏臣的弟弟海瑞,还是兄长海玥更是性情中人嘛! 对朕的忠心一直未变! 相比起光干活不吃草的暗卫,这位是明里可以赏,暗里也可以赏,朱厚熜甚至考虑过,要不要让海玥入上书房,为众皇子讲学。 毕竟海玥的年岁渐长,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也足够了,不比当年初立的时候了。 不过念头稍动,就被压下。 年轻有为的一心会,还是离皇子们远些为好! “一个懦弱无用的长子,周围聚着一群垂垂老朽的腐儒……” “那便立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