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1章 南海播下三季稻-《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第(3/3)页

    太子嬴长生,率领着琼州郡的文武百官,人手牵着一头牛,身后随从推独轮车运着一件曲辕犁。

    他们在百姓的夹道欢呼下,走向水稻田。

    由于太子身体矮小,气力不足,操纵不了曲辕犁,便由英布在旁的辅助下完成。

    事后,嬴长生站在高处,看着整齐排列的四方形水稻田,分布在黎水两岸。

    还有农夫们卷着裤脚,弯着腰插秧。

    还有农夫不断从育苗田拔出稻苗,再运往秧田。

    此时此景,俨然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更是琼州从蛮荒之地到大秦粮仓的时代过渡。

    对此,不但任嚣、赵佗、史禄、蒙颖等人相当感叹和期盼。

    连晨曦一介女流,见到这种景象,经不住也发出“长生之才,天下彩”的名言。

    琼州之所以如此受嬴长生重视,一来是因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使每年的一月、四月、十月(这里农历),都能收获一季稻谷。

    二来,则是琼州四面环海,生产的大量稻米,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海船,直接运往华北平原。

    自古以来。

    中原乱,则天下乱。

    中原安,则天下安。

    秦朝以后,历史每一次乱世动荡,总是发生在中原这片土地上。

    无论是陈胜起义,还是赤眉军起义,或是黄巾起义。

    皆出自于因中原百姓遭逢天灾,朝廷赈灾不济,或是贵族压迫,从而导致中原的农民揭竿而起。

    为了不让这种事在大秦发生。

    如今解决完岭南,嬴长生下一步治州的目标,便是中原。

    他有自信,以大秦皇太子的身份,亲自坐镇中原,再有琼州的大粮仓作为后盾。

    无论是在中原发展经济,还是治理州郡,再怎么样,都能降低百姓暴动的可能。

    其次,嬴长生坐镇中原之后,更易于将项羽、张良等反秦派,给一网打尽。

    秋耕秋收过后,琼州郡的各项发展建设,基本已经步入正轨,嬴长生也就该启程回南海郡了。

    一回到南海郡,刚下船没多久,就收到来自黑龙卫午马加急送来的一封信。

    信件打开一看,嬴长生心头一颤,苦笑一声:“历史,终究还是按原来的轨迹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