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四女齐声应道。 她们这般漂亮,也不知道功夫如何? 朱允熥看着她们的容颜,若有所思。 ...... 早上,天还没亮。 “殿下,起床了!” 朱允熥还在做美梦,被侍女拉起伺候更衣,准备今日的早课。 她们皆换了一身新的工作服。 上衣是青色交领短袄,纤细腰肢下是一袭散花水雾绿草马面裙。 上袄下裙,短袄、马面裙的搭配,是明代宫女着装最典型的款式。 可惜,妙曼的身材不再显露。 朱允熥暗自叹息。 梅兰竹菊四侍女各捧一个紫金盆,伺候洗漱。 四个紫金盆,一个洗手,一个漱口,一个洗脸,一个再洗手。 雪梅取来一身道袍,小心翼翼地为朱允熥更衣。 道袍并非捉鬼作法穿的,而是明代汉人男子居家时的外衣。 太子薨逝,虽已满二十七日释去素服,仍旧不能穿红色常服。 石青色的道袍最为合适,也符合朱允熥郡王的身份。 四个人一齐动手,很快替他穿戴好。 雪梅手捧玉带,为朱允熥缠上,半跪在身前柔声道:“殿下,奴婢们可以去大本堂么?” 工作第一天,老板就要出差,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还是不去了吧,让马和跟着我。” 朱允熥对着铜镜照了照,看着胸背及两肩各用一个团龙补子,只觉神清气爽。 带婢女去上课? 那不得被那帮文官骂死? 在老朱坐镇,宫里安全的很。 其实,开国公府之所以送四个侍女来,并不是真正保护朱允熥。 而是向外界释放一个消息:常家是支持三殿下朱允熥的! 大本堂。 是皇太子和诸王受教育的皇家私塾。 越是没文化的家长,越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家长,小时候没机会上学,整天与牛打交道。 后来当和尚,四处流浪。 再后来参加了造反工作。 这才有机会在马背上学习一点文化知识。 打下天下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开始认真学习,同时格外重视子女教育。 他深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朱元璋付诸了行动,为太子朱标及诸王,请了最好的老师。 又办了一座最好的学堂——大本堂。 别说皇子们喜欢这里,就连大儒们也趋之若鹜。 里面的藏书多达万卷,全是精品! 如东晋王献之所书翰札《鹅群帖》真迹,只是用来教诸王书法所用之教材。 这幅行草法帖,若是放在市面上,千金难求。 大本堂没用几年,就因太子朱标长大,要身兼处理政务,故而迁至文华殿读书。 诸王也从大本堂离开,回到自己府第读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