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啊对对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2/3)页
当然,光从道德上论,韩信这事确实做的不地道。
可现实中,韩信是什么人?
评论历史人物的行为,能用道德评判?
纵观几千年历史中的诸多人物。
品德高尚的人能干大事?
好人能当皇帝?
可黄子澄偏要教育大家,皇帝必须是好人!
现实中,“圣母圣父”已经不吃香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阅历多了就会看穿现实,变得更加慕强,推崇杀伐果决。
他们开始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甚至牺牲他人。
朱允熥就是这样的人。
“对别人的仁慈,有时候却会变成一种对自己的残忍。”
朱允熥继续道:“同样是问路,项羽却被老农所骗,陷入沼泽中,被汉军追上,以至乌江自刎。”
历史上,项羽垓下突围后,迷失了道路,问一个老农哪里的路好走。
结果这糟老头子坏的很,给项羽指了错误的方向,让项羽人马陷入沼泽,以至于贻误时间被汉军追上。
项羽仁慈,没杀那老农,被坑惨了。
当然,即便杀了也无济于事。
究竟要如何取舍,如何决断,最终只能取决一个人的良知与智慧。
朱允炆不屑道:“韩信问路斩樵,终非君子所为。”
“真君子,往往人狠话不多!”朱允熥反驳。
他瞄了眼黄子澄,又道:“伪君子,好面虚伪,自私自利藏于心中。”
“说的好!”辽王朱植出言声援。
代王朱桂点头称是:“是有几分道理,这世道伪君子忒多了!”
“胡说八道!”
内心受到暴击的黄子澄终于忍不住,亲自下场。
“陛下设立大本堂,请先生教导你们,就曾言说:正德先正心!”
朱允熥心说,老朱一边让你们遵守道德,自己一边杀人去了,您怎么不去规劝?
黄子澄受仁义教化,儒家君子那一套玩得一套一套的。
“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正心先要正德。正德方能正行!”
“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黄子澄滔滔不绝,开始论述道德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朱允熥压根插不上嘴。
“啊对对对,黄先生说的对。”
朱允熥频频点头,眼神真诚。
这就服气了?
黄子澄自诩是状元之才,心说伱不过是个没读几年书的毛头小子,如何与我论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