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啊对对对!-《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3/3)页

    论学识讲圣人之道,朱允熥确实不如他,甚至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毕竟人家学富五车,差点当过状元。

    洪武十八年的会试,黄子澄考中进士第一名。

    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殿试中,朱元璋面试问他年龄。

    黄子澄回答说三十四岁。

    再问他是哪年出生的,他一时紧张答不上来。

    因为表现不佳,朱元璋把黄子澄从第一名改成第三名,也就是从状元变成了探花。

    “先生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不愧为状元,学生受教了。”

    朱允熥对着黄子澄躬身一礼。

    空气一下子安静了。

    所有人都看向朱允熥。

    这小子太敢说了!

    这不是拿刀子往黄先生身上扎吗?

    “黄先生是状元?”辽王朱植露出惊讶的表情。

    几位藩王纷纷望向他。

    这傻弟弟,您可别说了!

    被当众讽刺,扒黑历史,黄子澄脸色刷的由白变红。

    他虽愤怒,却并未动粗。

    文化人最大优势就是,骂人不带脏字,你还不好发飙。

    我又没骂你,你当老师的,说不过就打我?

    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死!

    代王朱桂几个调皮的藩王顿时乐了,嗷呜一声起哄,充当氛围组。

    朱允炆脸色阴沉着,仿佛他自己受到了侮辱。

    黄子澄道:“巧言令色,皇孙殿下似乎不认可我?”

    朱允熥深施一礼:“先生大才,名动江南文坛,所言皆是圣贤之道,学生岂敢反驳?”

    他的意思很明白。

    你以才压人,以老欺小,完全不讲道理。

    你们文人讨论学问道理,开始和武夫一样,谁拳头大谁就有道理了?

    这番阴阳怪气的话,黄子澄显然无法接受。

    文化人最怕名声受污,当下恼怒道:“我与你说道理,你提名声作甚?”

    “哦,说道理是吗?那请先生继续。”

    朱允熥摆了一个请的手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