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官海风雨 第三十七章:大战再起!-《独断江山》


    第(2/3)页

    “请大人照顾我的老母。”

    说罢,转身就走,学着高集易的样将衣服扯去,精赤了上身,提刀大呼:“新军子弟,不能输给隋匪!擂鼓,跟我冲!”

    主帅如此,底下的士兵自然感奋,于是有上千人随着张传声,奋勇上前,向高集易那一股,展开反冲锋。

    李纪德和张传声的运气当真不错,就在这胜败决于一瞬的时候,为自家的中军所重重护卫的高集易,却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支箭矢,直中左胸,哼都没哼一声,便向前扑倒在地,手中的那柄大刀摔出去好远,没了性命。

    战场的局势就此逆转,新军全军大喊“高集易死啦!”,向伪隋军全线反扑。伪隋军莫名其妙的死了主将,士气动摇之下,便撑不住阵脚,终于大溃,被新军一路追出了十几里,伤亡达数千人之多。在侧翼阻击卫军的伪隋军,撤退不及,被新军杀的大败。而另一路伪隋军,收到嘉定兵败的消息,自然也没办法再打下去,只好退入了太仓府境内。

    由此,北线宁靖,新军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

    新军的这一场胜仗,虽说是有侥幸的意思在里头,但到底是苦战血战得来的。捷报一传,申城震动,那些原来看不起新军的人,不免要刮目相看了。

    相形之下,主守南线的龙武军,这一回就被比下去了。虽然赵季龙和唐冼榷的两路伪隋军不曾攻破任何一座营垒,但龙武军也不曾像北线一样,击溃哪一路伪隋军。坊间不免渐渐有人议论,说秦禝手下的兵,强归强,会不会有了一点骄矜自喜的兆头?但大多数人是在替龙武军辩护,说龙武军本来就是奉了李大人的命令,据守南线,现在既然守得固若金汤,还有什么好求全责备的?

    但无论如何,现在风光的是新军。李纪德一战成功,一面连夜写报捷折子铺叙战功,一面调动人马,做下一步的打算。

    他要学自家老师的那一套,推秦禝来领衔这份奏折,但曾继尧多年久居高位,那番养气的功夫,却不是李纪德轻易可以学得来的,于是在那副貌似谦逊而洒脱的神色之间,不免多少露出一点狐狸尾巴,有掩不住的志得意满,自以为送了一场天大的功劳给秦禝。秦禝仿佛恍然不觉,但亦坚决不肯居领衔之位,只是照规矩在折子上会了衔,第二天便由李纪德拜发了。

    李纪德与他的老师曾继尧不同,心思极快,这一仗才打胜,已经在筹划下一仗了。在他看来,隋匪新败,士气必定不振,他要收复苏州的失地,此其时也!于是召集将领,宣明乘胜追击的宗旨,打算兵分两路,一路由薛涣带领新军和卫军共九千人,就近扫荡北面的太仓府,收复这一块被隋匪占据两年多的失地。另一路则由张传声等一万七千人,准备向苏州西进。

    这一番打算,传到了龙武军将领的耳朵里,大家就坐不住了。在战场上练兵练了快一个月,虽然也有些斩获,但与新军的大功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于是彼此互通消息,约齐了来到城南的龙武军,请见秦帅。

    “做什么?都跑来做什么!”秦禝一副惊讶的神情,看着众人。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张旷忍不住,先说出来了:“大人,你知不知道,李大人的新军,已经出发去打太仓了,另一路打苏州的兵,也就快要开拔?”

    “哦,这个,”秦禝点点头,“自然知道的,怎么了?”

    “他李纪德能立功,全靠我们龙武军拖住赵季龙和唐冼榷这两路隋匪!”张旷有些急了,他平时是最看不起新军的,更不愿意让李纪德抢了秦禝的风头,“现在他们新军又要去立大功,倒拿我们龙武军在这里做个摆设,弟兄们都不服!”

    “怎么不服?”秦禝很无辜地把手一摊,“这一回的折子里,也有龙武军的功劳啊,你们各位,朝廷必有嘉赏,只要静待好音就是了。”

    “大人,我们不是说要赏赐。”梁熄也说话了,“是明明能打,你不让我们打。我和钟禹廷,愿意立军令状,只要大人肯下令放我们去干,十天之内,如果我们不能从南到中,横扫这两路隋匪,我梁熄,提头来见!”

    “啊,好!好!有这样的士气,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秦禝高兴得很,“继轩!”

    “在。”沈继轩躬身答道。

    “加拨一个月的饷银给各部,以资鼓舞。另外,这些天你们都辛苦得很,饭都没有好好吃一顿吧?今天晌午的饭,就在我这里吃,让你们尝尝小厨房的菜!”

    他这番话,云里雾里,言不及义,大家都听得一头雾水。

    “秦帅……”钟禹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昨天忙到半夜,还是剩下一大堆公文办不完——这个龙武军的公务,实在头疼得很!”秦禝打了一个呵欠,抱歉地说,“你们吃了饭,就请各归本营吧。我得去睡上一会,就不陪你们了。”

    说罢,站起身,施施然地走了出去,留下一屋子武官,一个个面面相觑,不得要领。

    秦禝回到厢房,和衣往床上一倒,累归累,却是毫无睡意,目光炯炯地看着房顶发呆。

    “伪隋勇王,你到底在哪里?”

    人人都知道,苏杭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但这句话听在李纪德的耳朵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

    松江的一府七县,大致是在龙武军手里,苏州大半的府县是在伪隋勇王手里,只有隶属于太仓府的嘉定,算是在新军手里,这还是秦禝让出来的防区。因此现在他要借大胜的气势,出兵横扫,先收复太仓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新军的动作很迅速,嘉定大捷的第三天,薛涣便率新军兵锋直指太仓府。

    一路之上,仗打得很顺手,伪隋军新败之余,士气萎靡得很,几次小的战斗,都是一触即溃,根本挡不住新军的锋锐,出兵的第三天,太仓大部分地区都落入了新军的手里。

    “这一回,薛涣要立大功了,”收到前方传回的消息,李纪德高兴地对周岷说,“你也要抓紧准备,等到太仓一下,侧翼无忧,就要向苏州开拔。”

    薛涣也没辜负李纪德的期待,第二天凌晨,摸黑整队,打算一鼓作气,把太仓府城打下来。

    这一回,在太仓城外十里的镇上遇到了一些抵抗。战斗激烈,然而这亦在薛涣的预料之中,伪隋军总不肯把太仓府白白交到自己手中的。于是催促大队加速赶路。终于在天色微亮的时候。赶到了城外。

    江南水乡,七月里的天时,大雾弥漫。薛涣派人询问前面的战况。

    “这一股隋匪硬得很,少说也有两三千人,工事也扎得结实。”来人皱着眉头说,只是薛涣手下的先锋,周道孚!“我带人冲了两次,都被打回来了。”

    薛涣手下的这三营人,曾继尧送给李纪德的,都是底子,他们既然这样说,看来难打是不假的。

    “没有关系!”薛涣把握十足地说道,“隋匪困兽犹斗,总归是要跟我们拼一拼的。”

    除了正面的强攻之外,薛涣另派卫军从左翼包抄,派带一营新军从右翼包抄,打算把前面这股伪隋军一口吃掉。

    没过多久。左侧和右侧的战斗起来了。收到消息的薛涣下令加紧正面的攻击。

    没想到的是,伪隋军死战不退,而且还击的力度,居然比新军还要凶猛。冲锋的新军,不仅伤亡不小,而且完全看不到能够冲破敌阵的希望。

    “搞你娘,出了鬼了!”薛涣大惑不解。

    这还不算完。再过一会,侧翼包抄的两路,居然也都退了回来,说是两侧都遇到了隋匪的阻击,冲不过去。

    这一下,薛涣慌了——隋匪似乎不是“困兽犹斗”这么简单。他定了定神,下令正面先停止进攻,派周道孚带一千人,急速向后搜索,一定要保持退路的畅通,心里想:可别被隋匪反过来围在这里。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念头还没转定,后方忽然便号声大作,可见周道孚又跟隋匪干起来了。继而正面和左右两侧,浓雾之中同时杀声四起,伪隋军不但不是防守的态势,而且真的是四面合围,开始向中间的新军步步紧逼上来了。

    “都稳住!”薛涣大呼道,“隋匪是虚张声势,凭他们的兵力,想吃掉我们九千人,那是做梦!等到雾气一散,冲他个稀巴烂!”

    他这句话很有安定军心的效果,于是新军收缩阵线,转攻为守,依靠弓弩的掩射,慢慢将局面稳定了下来。浓雾之中,彼此难见虚实,伪隋军的进攻也并不像造出来的声势那么强大。薛涣心下初定,一面指挥,一面疑惑:大败之下的隋匪,何以还有这样的战力?

    等到日头高起,雾气便开始渐渐散去,薛涣还没来得急高兴,只见身边的一名亲兵,指着左侧,面带惊惶,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

    左边远处的一片高坡之上,于薄雾缭绕之中,慢慢现出了一定巨大的明黄色的军旗,上书一个勇字!

    “勇王!”新军之中,便有不少人失声喊了出来。

    薛涣的心中一凉:伪隋勇王在这里。

    李纪德毕竟还是犯了“冒进”的老毛病,以为隋匪新败之下,失去还手之力,贸然让薛涣这一支孤师深入,却不知“忠王”伪隋勇王已经在太仓足足等了三天。

    伪隋勇王的先锋高集易兵败之后,他便料定新军必然要乘势追击,于是率领自己中军的一万五千精兵,再加上由前方退回的一万多人,由苏州方向往太仓急进,秘密集结在太仓府城一带。他看出了新军守强攻弱的毛病,深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于是传令沿途的伪隋军,对新军的进攻只做最小的抵抗,不惜放弃太仓大部分地区,示弱于人,到底把薛涣引入了预先设好的埋伏阵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