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气若游丝的琴音无与伦比的平滑, “慢。” 这是评委们的第二反应。 不过从这里开始,评委们的审视角度就变的不一样了。 波兰本土评委已经准备好了等待着接下来的速度变化,他们是rubato自由速度的忠实信徒。 而来自各地的评委也都有着自己的视角。 在段冉将后后半部分双音引子以同样的音量演奏出来的时候,邓泰山注意到的是她音量平衡下的指尖变化。 因为一种力量下,两个音同时响起的音量一定大于一个音,但是此刻的段冉将两个同时响起的音量控制到了与之前一个音的音量相持平。 这其中势必会有一系列的指尖调整,因为从开始的音量就是pp。 拥有着大格局的阿格里奇也有着自己的角度,从巴洛克到现代主义,她的庞大曲库和她的演奏同样都是国际化的。 她听到的是每个音值两极延伸出来的色调微差。 这产生于钢琴与演奏者本身的契合度,在高度的契合下,加以演奏者对于某些特定音符时值的力度与长度的重新组合而出现的一种丰富的色彩变化。 Etudes,op.25:No.11inaminor,段冉的第一后曲目——冬风。 秦键说的没错,段冉的东风,可以抓住任何一只敏锐的耳朵。 然而这只是一个引子,只是一个引子。玩吧 完成了引子的演奏,段冉干净利落的收手。 施坦威的余韵在空气中将最后一点音波送到了台下15米的距离。 画面定格在琴键上方抬起的那只洁白纤细修长的左手。 阿格里奇注意得到了,布兰哈诺注意到了,左侧的评委都注意到了。 聚光灯下,那一只左手上,有一根弯曲奇特的小指。 像一颗野生种子被无垠的风随意带一片洁净的土壤,结出了与众不同的模样。 “噹!!!!!!” 没有再给评委们多一秒的时间,就是这根与众不同的小指敲响了雷霆万钧的第一声怒吼。 一瞬间,钢琴前的清冷东方女孩摇身一变像是化作了一头怒狮,将钢琴四周的领域变成了自己的领地。 每一支秦键都宛如她十指下的臣民,仍凭她的调配。 绝对的音量来自绝对的力量。 伴随着左手高昂的主题,段冉右手手腕却已经压到了琴键的平面之下,五指高抬狠落的跳跃在键脚的最外延。 她的手腕每移动一寸,必定会溅起一阵寒冷的冰流。 绝对的力量来自绝对的控制。 段冉严密的控制和手腕的高度和移动的速度,将剩下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十指的指尖。 随着a小调逐渐走向E大调,段冉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如果她的引子是慢与弱的代表,那她的主题就是快与强。 第(2/3)页